*具体安排以活动当天为准
参会嘉宾介绍
(排名不分先后,点击查看简介)
美国药理学家和神经学家,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教授。自2010年被选为美国科学促进会成员。其主要贡献是阐明兴奋细胞离子通道的化学结构和功能。通过结合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和电学方法,他描述了钠离子和钙离子通道的分子基础,这对中央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产生影响。他还研究了这些渠道功能受损造成的疾病,包括癫痫病和周期性麻痹。因其在钠通道和钙通道蛋白的重要贡献,2003年获得第16届必治妥–施贵宝杰出研究奖。2008年入选皇家学会。2010年获盖尔德纳国际奖。
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医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医学微生物学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一直从事分子病毒学和分子肿瘤学的研究与教学,先后在 NIH 等美国联邦政府和私立基金会,以及中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 计划、973 计划等资助下,致力于认识病原感染、炎症过程与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阐明相关的信号控制机理与临床意义。
美国匹兹堡大学麻醉基础科学副主任,麻醉学/药理学和结构生物学教授 致力于心搏停止后全脑缺血的基因以及干细胞治疗、人脑神经发生以及血管再生、脑意识形成的分子和细胞机制等方面研究。
日本国立医药食品卫生研究所药理部部长,日本iPS心脏安全性评价(JiCSA)学会理事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生物系体内重组实验室Verne M. Willaman冠名教授,研究兴趣主要集中于“突触发生与可塑性”和“神经干细胞研究”等方面。这些研究对神经发育、学习记忆、神经损伤后的修复研究有直接的关系,对于目前没有很好治疗办法的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先后在Cell,PNAS,Neuron,Mol Cell,Nature Neuroscience等世界顶尖杂志发表数十篇高水平论文,其研究更在2014年被Cell Stem Cell评为最佳论文,阿兹海默症协会的 Prestigious Zenith Fellows奖,以及多项奖励。
于199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在弗吉尼亚州立大学获得了生理学和生物物理学的博士学位,现今在匹兹堡大学结构生物系担任副教授。2003年获得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颁发的On-the-Spot Award。2007年获得匹兹堡大学高级荣誉校长奖。
现任血液研究所科学总监,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常务副所院长,所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干细胞工程技术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等学术团体理事或委员。主要从事实验血液学及干细胞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尤其在造血干细胞细胞周期调控研究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原创性工作,发表超过150篇研究论文、特邀综述、专著章节。作为首席科学家或负责人承担干细胞重大科学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际重大合作等多项重大课题。先后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 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专家、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杰出教授和中组部“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等多项荣誉。长期担任多种国际著名杂志审稿人, 现任Blood、Leukemia和Experimental Hematology等10种国际杂志编委和中华血液学杂志等若干国内核心期刊编委。曾获美国血液学会青年学者奖和美国白血病与淋巴瘤协会学者奖。
江苏双创人才,苏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州大学特聘教授。长期从事慢性痛特别是功能性内脏痛的神经分子机制研究。创建了转化疼痛医学实验室,获得多个包括NIH和NSFC在内多个科学研究基金。主要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 PNAS,Journal of Neuroscience,Gastroenterology, Diabetes, Pain等。作为第一作者和/或通讯作者,发表了超过50篇期刊论文。现任中国神经科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理事、江苏省疼痛学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同行评审专家和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通讯评审专家。
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华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所课题组组长。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60多篇,专著(章、节)7部,申请专利 26项,其中有12项已授权;现承担”973″、国家自然基金、广东省、佛山市等10多项课题,总经费3000万以上,担任国际期刊Scientific Reports (Nature Publishing Group)、Journal of stem cells and clinical practice、Journal of Neurorestoratology杂志编委,国际离子通道论坛科学顾问委员。主要从事细胞膜离子通道蛋白以及干细胞的神经分化与电生理研究等。
演讲题目:Nanotechnology Developed for Tumor Precision Treatment
现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纳米材料的生物医学效应和纳米安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中国科学院纳米科学卓越中心纳米药物组组长,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会员,中国药学会高级会员, Biophysics Reports和 Biomaterials 杂志副主编, ACS Nano建议编委会杂志编委, Current Nanoscience、Theranostics、 Biomaterials Research等杂志编委及Biotechnology Advances杂志客座编委。 研究方向为纳米药物的设计合成、结构优化和功能测定及其临床应用中的生物机制。
演讲题目:Proton channel activity of influenza virus matrix protein 2 (M2) contributes to autophagy arrest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广州医科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创始院长,中国科技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系系主任教授。研究工作涉及生物医药领域的前沿领域,包括癌症、艾滋病及其他病毒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疫苗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Cancer Research,Journal of Virology,Vaccine等国际学术刊物,并有十多项国际发明专利。
演讲题目:Bulleyaconitine A Preferably Blocks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s of Dorsal Root Ganglion Neurons in Neuropathic Conditions
中山医学院教授,中山大学疼痛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生理学教研室主任,广东省神经科学学会理事长,广东省医学会疼痛医学分会常委。长期从事病理性疼痛的中枢和外周机制的研究。在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二十余篇研究论文,被引用近500次。现任《生理学报》和Open pain Journal编委,为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Molecular Neurobiology、Brain research、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Brain research Bulletin、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和Neuroscience letter等国际性杂志审稿。多次应邀在中西方疼痛研讨会、中美疼痛研讨会、中国疼痛科主任峰会等会议做专题报告。
演讲题目:The Paradigm Shift of Laboratory Test: NGS vs Precision Medicine
达雅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CSO,新亚生命科技(Pangenia)顾问,美国加州大学化学博士,香港生物化学协会创始人及协会会长,香港大学荣誉副教授,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院、贝勒和奥古斯塔等医学院客座教授,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NIH)外聘科学家,香港基因科技公司及分子医学诊断中心首席科学家。从事基因研究30多年,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遗传病如镰刀病化疗、基因诊断、指纹分析法等领域具领先地位,对DNA分析方法有独到之处。其所持有的获美国专利的“基因导流杂交法”,是当前世界上基因微序列发展应用中最快的杂交法,据此技术发明的“DNA快速杂交分析仪”获两项美国专利。
演讲题目:Identification of novel bioactive molecules from natural products targeting TRP channels for therapeutic potential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带头人,青岛大学药学院院长,兼任北京大学药学院药理学系主任,麦戈文脑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多年从事离子通道的结构与神经生物学的功能研究以及神经精神疾病的创新药物研发,致力于建设一支与世界顶尖实验室共存的离子通道研究的创新团队。同时推动以创新药研发为核心的中国制药工业的形成,努力实现基础研究的产业转化。担任青岛海威磐石生物医药科技公司CEO兼总经理。
演讲题目:Microfluidics and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in the molecular diagnosi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广东国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及首席技术官(CTO),达安基因NGS首席科学家。历任Agilent Technologies高级研究员,从事生物芯片(DNA Microarray)和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s)产品开发和应用,开发了Agilent第一个临床诊断产品;Verinata/Artemis Health Inc研发总监/副总裁,开发无创产前基因诊断 (NIPD)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 Life Tech / Ion Torrent研发副总监,从事开发下一代半导体芯片基因测序平台 (NGS,Ion PGM)试剂研究开发。
演讲题目:Dissecting ultrastructures of neuronal synapses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91-1996年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获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1996-2000年于加州大学San Diego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00年起历任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2007年作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同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并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曾获Burroughs Wellcome Career Award, Chancellor’s Distinguished Research Award等学术奖。在Science, Nature, J. Cell Biol., J. Neurosci., Nat. Neurosci., PNAS等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演讲题目:Peripheral somatosensory ganglia as a novel target for pain relief
河北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教授。自博士期一直从事离子通道的研究工作,先后赴英国Leeds大学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离子通道与神经系统兴奋性调节的生理病理学意义。尤其是初级感觉神经节DRG神经元离子通道调节与痛觉的关系,并在该领域取得了出色的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 Biol Chem,Brit J Pharmacol,MolPain,Plos one, Curr Neuropaharmacol,Pain等SCI收录国际专业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多篇。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过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作为重要主研人参与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大课题8项;参编了专业论著《细胞电生理学基本原理与膜片钳技术》。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两项,专利两项。
演讲题目:Regulation of Piezo2/mechanically-activated ion channel by static plasma membrane tension
河北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教授。曾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麻醉系做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离子通道和信号转导。以离子通道为靶点,以电生理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及细胞生物学技术等研究其分子调节机制及其生理、病生理学意义。其中主要包括M/K7通道的功能调节及其在神经痛、炎性痛中的作用的研究;Piezo/MA通道的功能调节及其介导轻触觉、触(痛)觉的分子机制的研究等。研究成果在Journal of Neurosci、Journal of General Physiology、Pfluger Arch、Mol Brain、Mol Pharmacol等杂志发表。
演讲题目:Intestinal stem cell protection during cancer treatment
美国匹兹堡大学癌症研究所病理学教授,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CS),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会员。曾于四川大学获得化学学士学位,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人类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P53依赖性和DNA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中的分子调节作用、PUMA基因在肿瘤细胞抗放化疗中的分子调控作用、针对PUMA基因新型治疗性小分子调节的研发及其在肠道干细胞损伤和再生中的作用。在Cell、Science、Nature、Molecular Cell、Cell Stem、PNAS等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总引用次数超过10,000余次,并获10余项NIH基金和其他基金支持。
演讲题目:Substance P: an odd player in a painful game
英国利兹大学教授,研究领域为膜系统生物学,多次参加并主持细胞内信号转导及离子通道国际会议,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的科研论文发表于J Neurosci, PNAS, Nature Protocols, Cell. Physiol. Biochem, J. Biol. Chem, Mol. Biol. Cell, EMBO J, Pain, Sci Signal, Current Neuropharmacol, Current Drug Targets, Nat. Rev. Neurosci等世界级杂志上共50多篇。作为第一或共同作者出版六本相关领域专著。
演讲题目:Identification of Weak interactions which determine gating of Kir2 channels
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省分子生物物理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生物物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离子通道结构与功能关系、离子通道与重大疾病以及离子通道靶向药物分子设计。在Scientific Reports,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PLoS ONE, Journal of Membrane Biology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被SCI收录30余篇。
演讲题目:Targeting androgen receptor in prostate cancer
匹兹堡大学泌尿外科科研主任,教授,肾癌和前列腺癌副主任。广西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特聘讲座教授,首位中组部“千人计划”创新人才短期项目入选者。曾担任美国泌尿外科基础研究学会(SBUR)2011-2012年主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Proc Natl Acad Sci、Cancer Res、J.Biol.Chem、Dev Biol、Anal Biochem、Endocrinology、Prostate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多项NIH、DOD等重大研究项目,担任NIH、DOD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评审委员。
演讲题目:Dysregulated Signaling in Human Brain Tumors
美国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神经内科系教授,西北脑肿瘤研究所基础研究副主任,罗伯特 H. Lurie综合癌症中心脑肿瘤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美中抗癌协会(USCACA)主席。曾获得美国西北大学Feinberg医学院&泽尔基金会授予泽尔学者称号,悉尼金莫癌症研究基金会授予金莫学者称号, V癌症研究基金会授予V学者称号,美国癌症协会授予癌症学者称号,国防部乳腺癌症研究计划授予学业发展奖及PNC银行基金会授予第一届创新奖,中科院王宽诚计划海外杰出青年学者奖。同时担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美国国防部乳腺癌研究计划,苏珊科曼乳腺癌基金会,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英国癌症研究中心,加拿大国家创新基金会,以色列国家医学研究基金会,新加玻国家医学研究基金会及其他常务评审专家。
演讲题目:Cilium and Tumor Suppression
美国匹兹堡大学化学与药理学副教授。现任美国药理学会、遗传学会、微生物学会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会员。曾受邀为Cancer Research, Drug Discovery Today, EMBO J, FEM Yeast, Gene & Development, J Biol Chem, Mol Biol Cell, Molecular Carcinogenesis, Mol Cell Biol, Molecular Endocrinology, Molecular Pharmacology, PNAS, Yeast等期刊的论文审稿。受邀参加United States-Israel Bi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和NIH(Challenging grants)的基金评审。主要研究细胞生长调控的信号转导机制。
北京大数医达科技有限公司CTO。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机器人专业博士,曾入选卡内基梅隆大学代表队,参加全美人工智能协会的机器人大赛,获多个单项第一,团体第二。他曾先后在Oracle、Telenav公司任职。
演讲题目:Modifiers of distinct Ion channels differentially modulate Ca2+ dynamics in primarily cultured rat ventricular cardiomyocytes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药理和神经毒理。先后参与多项NIH资助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江苏省面上项目、及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杰出青年人才基金项目,并作为Co-Investigator承担NIH/NINDS关于抗癫痫药物研究项目,已在国际著名杂志发表30余篇研究论文。目前担任Genetic Disorders & Gene Therap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em Cell Research and Transplantation,Austin Journal of Allergy的编委,并常年审理来自JPET, Toxicological Sciences, NeuroToxicology等杂志的稿件。
美国佐治亚大学药学与生物医学系主任、教授。已在国际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并主持了多项美国卫生部科研项目。他还是多家期刊的编委会成员,如 AAPS Journal, Bioscience Reports, Molecular Therapy, Gene Therapy,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Molecular Therapy-Nucleic Acids , 和Molecular Therapy-Methods & Clinical Development。
演讲题目:Cardiac arrhythmias and neuromuscular channelopathies
浙江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系教授,沃森基因组学研究院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遗传与基因组医学中心(“基因门诊”)主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美国医学遗传科学院资深委员(Fellow of 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国际基因组组织(HUGO)特聘讲师团成员和美国病理科学院临床诊断室资格鉴定师(CAP Inspector),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基因诊断国际标准制订专家委员会中国代表,中国卫生部遗传咨询和基因诊断行医执照。哈佛医学院遗传与基因组学中心顾问。主要研究兴趣是基因突变导致各种疾病的机制以及相对应的个性化治疗,尤其对不同突变对药物/食物/环境因素的反应异同感兴趣,并研究基因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演讲题目:Precision System Pharmacology (PSP), an insightful precision medicinevia chemogenomics knowledgebase TargetHunter©
美国匹兹堡大学药学院副院长和终生教授,计算化学基因组学药物筛选中心主任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国家卓越中心计算化学基因组药物滥用研究中心主任/首席负责人,并任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科学董事会成员,美国NIH神经系统生物物理(BPNS)基金常务评委。兼匹兹堡大学计算系统生物系、机构生物系、匹兹堡肿瘤研究所和干细胞研究中心教授。其在药物靶向受体蛋白基因组学以及活性先导化合物计算和实验化学基因组学等技术研究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创建新研究方法和理念,组建了国际领先的云计算化学基因组学智能库和药物靶点预测及高通量化学基因组学实验药物研发平台。主持的其中一项世界创新GPU-加速药物靶点TargetHunter获得美国顶级ACS”化学信息与建模杂志”2014年期刊封面文章,并荣获2014美国药学科学家协会(AAPS)最佳科研成就奖。
美国匹兹堡大学化学生物与药理学副教授、副主席。主要研究兴趣是肿瘤中蛋白激酶的基础和转化研究。尤其是DAG靶点的蛋白激酶,例如PKD和PKC家族。其研究揭示了PKD在癌症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挖掘新的癌症治疗方法提供了方向。例如CID755673,一种PKD小分子抑制物,有可能应用于癌症治疗。
Xue Xue got her ph.D degree at the laboratory of Biological Effects of Nanomaterials and Nanosafety, National Center for Nanoscience and Technologi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 focuses 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in various disease models. Dr. Xue visited Nathan Kline Institute for Psychiatric Research and New York University as a visiting scholar. She worked with Prof. Ralph A. Nixon, one of the most excellent scientists who interested in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brain aging and cell death.Then, she worked a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at National laboratory of Biomacromolecules, Institute of Bi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北京爱思益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官